上映1小时29分,票房破1亿元,创动画电影最快破亿纪录;

上映首日,票房破2亿元,创国产动画电影首日票房新纪录;

上映3天,票房破7亿元,创国产动画电影单周票房纪录;

今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过《疯狂动物城》,位列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第一。至发稿时,哪吒票房为15.32亿元。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2日13时10分,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八名。

据统计,7月30日下午4点,《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第5天,累计票房已超过10亿元,超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8月1日凌晨,《哪吒之魔童降世》累积票房破13亿,超越了《寻梦环游记》升至中国电影市场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二位。

大圣”道贺海报(左),哪吒感谢海报(右)

01

光线传媒4天营收超2亿

《哪吒》票房引爆后,最大赢家当数光线传媒。

7月30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9日24时,《哪吒》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4天,票房已超8.99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截至2019年7月29日,光线传媒来源于《哪吒》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2.03亿元~2.43亿元。同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权销售收入及海外地区的发行收入等尚未发行/结算。

按照光线传媒的公告计算,光线传媒在《哪吒》影片上的分成比例在22%~27%之间。

营收之外,因《哪吒》点映收获高质量口碑,也带来光线传媒股价的上涨。截至8月2日收盘,光线传媒股价涨3.76%,报9.11元。

另外,光线传媒还参与了暑假档另一部影片《银河补习班》的出品和发行。截至发稿,该影片累计票房超8亿元。光线传媒今日公告称,截至7月29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目前为票房收入)区间约为700万元至880万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

02

发力动画电影

光线传媒正式进军动画领域始于2015年10月25日,彩条屋影业正式成立。这是一家以动画、漫画、奇幻元素为核心的综合影视公司。

“势必将在国产动画电影以及真人奇幻电影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我希望彩条屋在接下来3年能冲击国产动画半壁江山。”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当时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公司以彩条屋为核心,投资了20家余家动画公司、衍生品公司、漫画公司等,形成了完善的动画内容生态。2018年到2019年一季度,光线传媒投资了12家公司,其中6家是影视公司,6家是动画公司。

关于动画电影的投资逻辑,王长田曾透露,低成本、高收益是主要原因。目前动画电影的成本比真人电影低,一是因为没有演员成本;二是投资的公司本身非常有实力,制作成本控制得比较好;三是动画电影系列化后,成本下降,毛利率提高。动画模型做好之后,再次使用的时候不再产生太多成本,而真人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火了之后,拍到第二部时演员费用会显著提高。

2016-2018年,彩条屋影业相继出品制作《大鱼海棠》《大护法》《昨日青空》等多部动画电影。除《大鱼海棠》外,其他两部电影票房表现平平。数据显示,2016年,《大鱼海棠》票房5.64亿元,片方分账2.13亿元;2017年,《大护法》票房8760.2万元,片方分账3050.1万元;2018年,《昨日青空》票房8382.7万元,片方分账2835.9万元。

2020年,彩条屋影业还将出品有西游记系列的《大圣闹天宫》和封神系列的《姜子牙》等动画电影。

目前,光线传媒的动漫业务板块是公司在横向领域内优势最明显的业务板块,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

7月15日,光线传媒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0.85亿元至1.05亿元,同比下降95.02%-95.97%。

光线传媒方面指出,电影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原因是本报告期的电影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投资影视行业风险很高,一部剧可以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或许光线传媒下半年业绩就靠《哪吒》了。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光线传媒在动画领域占据超过一半以上的市场,头部动画工作室都与其有关联,目前国产动画市场份额远未饱和,未来动画将成为光线传媒成长的有力支撑。显然,票房大热的《哪吒》会成为光线传媒今年业绩收入的重要来源。

03

“全龄化”动画空间巨大

像《哪吒》这样的动画电影,制作周期十分漫长。

据新京报报道,《哪吒》耗时五年制作,而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的剧本备案时间,也要追溯到2012年。那么,从这些动画电影的剧本备案,体现出的将来一段时间的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情况,是怎样的呢?

数据显示,《大圣归来》上映的2015年,全国动画电影备案数量较2014年发生了增加。2016年,动画备案数量,也达到了近年的巅峰。此后两年,动画电影备案的数量呈现下降态势。

从动画片名和剧本梗概上来看,近年来“低龄化”卖相,以动物作为主角的动画片仍然是主流。从片名的关键词上来看,大部分动画电影带有浓浓的“童话风”。

2015年到2018年,“低龄化”的趋势,却没有见到明显的变化。

然而,片名中提及中国历史故事、神话、传统民俗的片子多了起来。

打造国产动画IP,在这几年不仅是中国动画行业的追求,官方也屡屡强调该目标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动画头部IP,基本上集中在“熊出没”、“喜羊羊”、“赛尔号”等几个面向儿童的IP上。而对比日本,日本动画的头部IP题材广泛,包罗万象。

中国动画IP的开发,到底有何落后之处?李欣然论文《国产动画电影IP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IP类型单一、盗版泛滥、缺乏完整产业链等问题,是国产IP开发的瓶颈。

作者在论文里以《喜羊羊》为例:在《喜羊羊》取得一系列成功后,数年如一日的《喜羊羊》,动画中“狼羊相斗”的重复套路,引发了人们的审美疲劳。

而年复一年的动画大电影,造成了同质化IP的扎堆出现,且被海外IP远远甩开。

在《喜羊羊》在取得一系列成功后,其制作方也充分挖掘了其品牌的衍生品市场。然而,在市面上的《喜羊羊》系列衍生品,大多为书包、玩偶、模型等复制性极强的简单产品。

而很多衍生品制作公司不注重版权,造成市面上的这些衍生品,大部分是盗版的。

IP衍生品做工粗糙,商品没有竞争力,无法形成新的利益增长点。

而就目前“全龄化”动画电影而言。近年来,依托传统文化这个大IP的动画电影,仍会接二连三地上映。《哪吒》的制片方彩条屋影业接下来要推出《姜子牙》,似乎要打造“封神宇宙”。

公众号“三文娱”曾在相关文章中评述:相比于跟着财大气粗,制作精良的迪士尼走合家欢电影的老路,采用国人更为熟悉、知名度更广的传统文化、神话故事题材,不仅可以避免和迪士尼等大厂冲撞,而且对于一些没有系列IP加持或电视剧渠道传播的动画电影来说,选择传统文化题材电影,传播效果更好,故事塑造也更为轻松。这显然是更为保险的一条路。

然而,动漫强国如美国与日本,所创造出的动画头部IP,不拘泥于民族性的题材,而是用民族化的手段,博取各类世界文明的长处,来讲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故事。这可能也是我国动画产业需要学习的。

(以上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国际金融报、澎湃新闻等)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分享 新浪微博

长沙社区通

快讯导航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互联网公开信息,经本站整理后方便网友查询。部分信息可能有错误或无法及时更新。您使用前请核实,社会有风险,请小心谨慎,以防上当受骗!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想删除或者修改页面内容,请直接联系我们修改删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