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99岁老人只读过两年书 培养出21名大学生
所属分类省内快讯更新时间2021-12-22

在株洲茶陵县下东街道小车村,有这样一个家庭,2022年1月即将100岁的谭件生老人一家57人四代同堂,其中有21个是大学生。


谭件生自己只读了2年书,但他坚信只有读书才能开阔眼界、改变命运,和妻子一起努力供8个子女读书,“我们8兄弟姐妹中,有1个大学生,5个高中生,父母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我们也这样教育子女。”谭件生大儿子谭运保说。

图片

培养出21名大学生

谭件生1922年出生,早年丧母,家境贫寒。“白天劳作,晚上在祠堂里读夜书,可惜就读了两年。”年近百岁的谭件生,头脑清晰,与人交流言语流畅。他回忆,当年就是因为识字,人又勤快,自己才被大家选为生产队队长。

谭件生坚信,只有读书才能开阔眼界,改变命运。所以,他铆足了劲,让家中8个孩子上学。当时,在落后的农村,能让男孩上学的家庭很少,谭件生却是儿女一视同仁,十分罕见。

为了维持生计,谭件生曾经走路去广东担盐回茶陵卖,去一次历时一个多月,脚底起泡、肩膀起茧,每次可以赚一个大洋。农闲时他就到炎陵和茶陵之间的集市上贩卖一些土特产,赚些脚力钱。

老大谭运保说,父亲一直保持劳动习惯,90岁还在种菜,挑着菜走4公里路到县城去卖。一直到2012年,母亲摔倒导致偏瘫,父亲就寸步不离守着家。

谭件生和妻子李奴花用心血抚育了8个子女,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了整整三代人。如今,这个在井冈山革命老区的大家庭,出了21名大学生,有的做了教师,有的做了医生,还有的是成功创业者。

坚持13年的“孝心之约”

老八谭青保30岁结婚时,谭件生79岁,李奴花77岁。

如何照顾好父母的生活?一家人按老规矩:开会商量。最终,兄妹几人达成“孝心之约”:每个周末,轮流看望父母,买好生活用品和菜,一起做饭,陪吃陪聊天。“值班”的人必须把所有状况,形成文字交给下一个“接班”的人。逢年过节,所有亲人要和老人团聚。谭家兄妹8人坚持“孝心之约”13年,直到2014年母亲李奴花去世。

图片

谭运保说,几十年时间,谭家嫡系后代一直增加,如今四代56人,算上虚岁,父亲和最小的第四代,年龄正好相差一个世纪。

谭件生也总念叨:“56好啊,我们中国大家庭正好是56个民族。”

母亲去世那一年,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出台。8个子女为尽孝,给92岁的父亲购买36800元的养老保险。有邻居不禁问谭家兄妹,老人都这么大年纪了,就不怕收不回本钱?谭家兄妹总是笑着回应:“给父母尽孝,不讲本钱,只求老人高兴。”

现在,谭件生的“工资”涨到每月1600多元,每次他问起这笔钱的来源,大家就跟他说,是政府关爱老年人发放的“工资”。

筹资百万建“孝心房”

因为年久失修,老房子存在安全隐患,2015年春节,谭运保和老三谭三保提出在老宅基地上集资建“孝心房”。这个建议,得到了全家人一致赞同。

后辈中,经济条件好的多出一点,相对差一点的少出一点。最终,多的家庭出了30多万元,少的也出了10余万元。不仅出钱,建房子时,家庭成员还会一起出力,既保证质量,又节约了成本,还可以增加亲人间的感情。2016年年底,斥资100余万元的“孝心房”终于建好。

“孝心房”的建立,不但让谭件生住上了更加舒适的房子,也大大方便了子女们尽孝。

“以前我们要求对父母‘陪吃陪聊’,房子建好后,我们增加了‘陪住’。我们这个年纪,还能够陪伴父亲,是最大的幸福。”谭三保说。

图片

谭件生说,家族56人中,没有一人抽烟打牌。“大人交流最多的是工作,小孩谈得最多的是学习。”今后,谭家还会将集资建起的房屋部分出租,产生的收益,用来成立助学基金,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子孙进行奖励,倡导立学为本,维护家族的长久发展。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你可能更感兴趣

快讯导航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互联网公开信息,经本站整理后方便网友查询。部分信息可能有错误或无法及时更新。您使用前请核实,社会有风险,请小心谨慎,以防上当受骗!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想删除或者修改页面内容,请直接联系我们修改删除信息